“新能源公交车为何不开空调?”近几天的高温天气,让很多乘坐公交车出行的长春市民抱怨不已。公交车司机陈师傅说:“不开空调时的水温就达到100摄氏度,如果再打开空调,功率一增加,车很容易‘趴窝’。” 发生在长春市新能源公交车上的这一幕,生动诠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遭遇的“成长的烦恼”。 从2010年开始,长春市的306路和66路公交车更换为混合动力公交车。这种噪声小、稳定性好、动力清洁的公交车,受到很多长春市民的欢迎。而且在实际城市道路工况下,这种新型混合动力客车同比节油率达到28%,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但随着使用期增长,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去年新车运行时,空调还正常,但经过一年的磨损,空调基本不能使用了,除非再花钱更换电机等设备。目前他们正在和汽车生产厂家联系,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厂家的帮助。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中国有望出台今后十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多座城市也先后开展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试点。然而,频频出台的利好政策并没有带来令人满意的市场效果。 记者日前走访了长春市的几家汽车4S店,发现纯电动汽车的销售仍然为零。其中一家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店里没有现车销售,如果买的话需要向厂家订货。“在长春,纯电动汽车是‘雷声大雨点小’,店里基本没有现车,买车非常困难。” 在中国其他试点城市,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也不容乐观。像上海市上牌照的电动汽车数量非常少,中国国内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F3DM的销量也仅有几百台。 有调查显示,虽然很多消费者表示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但其中绝大多数对新能源车的技术、安全系数、配套设施心存顾虑。 事实上,除了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难以突破等老大难问题外,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热、行业标准不完善、行业多头管理、安全隐患频发等一系列新的弊病,已经开始困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发展。 以行业标准不完善为例,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导致当前电力供应企业与汽车制造企业围绕充电还是换电问题争执不下,矛盾正在加剧。前不久发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款电动汽车自燃事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扩张势头敲响了安全警钟,也让很多潜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开始对这一新兴事物“避而远之”。 参加长春汽博会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教授内格尔·克拉克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短期内很难逾越的一个障碍。” 事实上,如果说过去五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期,那么未来五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攻坚期,攻坚期更需要化解“成长的烦恼”。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表示,就世界范围来看,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经验可循,要靠自己一步步摸索,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