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们成就辉煌。
2011年,辽宁再次站在新起点。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任务:“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
代表们认为,这些数字基于现实的科学规划。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已经形成了高速增长的惯性,出现了与发达省份差距不断缩小的态势。只要引导好、利用好、保护好这个惯性,只要保持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发展速度、不低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只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就可以实现这些目标,辽宁就有望在“十二五”迈进东部发达省份行列。
正如报告中所述,“蓝图已经绘就。对辽宁人来说,‘十二五’一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一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年代。 ”
构建“双擎一轴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要有新突破”、“沈阳经济区建设要有新进展”、“突破辽西北要有新成果”,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大区域发展作出新部署。而整个 “十二五”期间,贯穿的将是三大区域的竞相发展。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对此的定位是: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建设为引擎,以贯通沿海与腹地的沈大经济带为战略轴线,带动辽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双擎一轴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沿海经济带会以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大连核心地位,加快实现沿海经济带“一核、一轴、两翼”的空间布局,建设全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沈阳经济区则以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以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同城化、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沈抚、沈本城际连接带和交通走廊建设,把沈阳经济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辽西北这条“短腿”能否伸长,是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我省力争在5年内使其实现大跨越,成为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启动实施一批城镇化试点
“调结构、转方式”一直是我省增强内生动力的着力点。 《十二五规划 (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有计划地进行 “四调”,一调城乡结构,二调三次产业结构,三调工业内部结构,四调投资与消费结构。
城镇化率要达到70%。为此,我省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逐步构建以中部城市群为主体,以沿海城镇带、辽西北城镇带为两翼的现代城镇网络新格局,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结构优化、功能互补、集约发展的城镇体系。 “十二五”期间,以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为重点,启动实施全省43个县、100个镇、57个村的城镇化试点。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加快扩大规模,向小城市发展。
三次产业分别的定向是“做精”、“做强”、“做大”。这里面,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为调整好工业内部结构,我省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拉动经济增长,除投资外,还要逐年提高消费的贡献率,对此,我省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拓展新兴服务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城区、县域管理权限有望进一步扩大
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清除体制性障碍的过程,只有这样,我省才能在“惯性”中不断提升“加速度”。这一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态:“十二五”,将是我省体制转型的攻坚期。
通过《十二五规划(草案)》,我们看到,未来5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词仍然是“公司制”、“股份制”。我省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代表辽宁形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开放才有大发展。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我省今年引进内资要达到50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要突破500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5年中,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5%。
以“法治”和“服务”为指向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就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扩大城区、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理顺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关系。对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行政审批事项会继续削减和规范,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