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王敏报道 又是一年金秋季,天津宝坻区近35万亩水田稻香四溢,八门城镇五道沽村邳卫军的田里,一只只螃蟹“膀大腰圆”,开始收获;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广场上,一桌桌丰收宴席,迎候着十里八乡的人们来大快朵颐;而黑龙江五常的稻田已经开始收割,在当地种植天津“小站稻”的津南农民方会昌手里,一束束金黄的稻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久,这些稻谷将进行干燥、包装,送入津城的市场…一年辛苦的汗水,终于在这个季节滋润出硕美的果实,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改革开放40年,天津市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仅2015~2017年,通过实施减粮、增菜、增林果、增水产品的产业结构调整,累计调减粮食种植面积107.5万亩,增加经济作物86.6万亩,增加经济林、生态林、苗圃20.9万亩,新增、改造海淡水工厂化养殖车间51.4万平方米,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在保障口粮生产的基础上,土地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以上。科技的发展,更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得以解脱,2017年,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7%,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目前,全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4个,示范点2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3个,中国美丽田园4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创建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250个,示范经营户3000多户,带动农民就业3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带动88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