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其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Robot(机器人)一词。
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这台机器人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能说77个字,而且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很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1948年,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且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人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们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使用机器人干活,因为使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随后,英格伯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他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从此,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