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机械装备产业迈入千亿产业集群
主持人: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五举措落地《中国制造2025》,在地方争先布局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此次常务会议再次为地方定调并明确思路。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地方试点城市,目前实施的情况如何呢?
自2013年底以来,泉州全力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泉州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成效显著。目前,机械装备产业已经迈入千亿产业集群门槛,集结数控生产企业300多家,研发出纺织、建材、工程机械数控化装备新品种100多个,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2000多台(套),新增专利申请3000多件,数控装备产业从为本地产业配套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泉州还积极对接智能制造高端资源,共计引进华中科大等高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7个,集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的高层次人才600多人,强化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
不仅如此,泉州还把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拥有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7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8个,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5家,众创空间59家。这些平台有力推动了企业创新、产业升级,服务创新创业。
二、智能制造 变革泉州传统产业
主持人:泉州成功打造机械制造千亿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企业生产中,而这些设备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走进黑金刚设备展示厅,智能机器人鞋底照射生产线令人耳目一新。这条生产线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整线通过摄像采集数据自动识别,翻转系统反面喷涂,进入UA照射工具,实现机器人自动喷照射药水,使鞋底表面粘度极性增强,增加附着力,同时,能大幅度降低用工成本。
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阙凯:因为我们产品的一些特性一些优势,在这个市场上发展的空间会比较大一些。这条机器人鞋底照射生产线,它的优势在于原来普通的照射线需要十三个人,但是我们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
随着鞋服企业对数控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企业在数控产品的开发力度也不断加大,引进了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行业专家,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保驾护航”。未来3年,企业计划投入2000万元到3000万元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打造国内鞋业自动化的第一品牌。在泉州华硕实业公司,面对国内外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产业链的加速洗牌,企业积极实施“机器换工”工程,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创可贴混合分装模块数控包装机”示范线已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泉州华硕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金根:按目前的产值来看,(原来)最少需要工人1000到1100人,目前我们大概是540到600人左右就能完成原来的工作量。
在泉州,像华硕实业这样应用数控技术后减少劳动力、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企业还有很多。在百宏聚纤的纺丝车间内,自动落筒系统已经投入使用,落筒机器人将一批纱锭取下后送到了抓举机器人手中整理上架,原本需要20个工人的这条生产线,现在只需要2个工人。
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品牌部经理 陈阿斌:这样就可以省掉18个操作工,对我们的用工成本,还有降低生产成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促进作用,现在是完成了16条生产线的改造,按照一个人年均5万块的平均工资来说的话,那一年可以省1500万以上。
目前,我市科技部门正着力推动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及项目投资重点,推动泉州装备制造企业主动对接创新资源,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加强沟通与合作,努力争当 “泉州制造2025”的领头羊。
三、专家:推动泉州智能制造需要培育示范企业
主持人: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地方试点,我市科技部门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还经常穿针引线,请进专家,为企业出谋划策。
过去的一年,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余建勇,中国3D打印技术领衔专家卢秉恒等众多专家多次来我市调研,为我市推进泉州制造2025与数控一代带来了智力支持。2015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建勇等多位专家来我市调研数控一代与智能制造。经过调研,专家们认为泉州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方向把握准确,处在领先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建勇:泉州2025这个出台非常及时。实际上它的编制是跟我们中国制造2025是同期在进行当中的。也是我们顺应了我们整个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这个迫切的需求。第二,这个泉州2025制造它确实是密切的结合了我们泉州的产业发展的特点。我们确立的三大重点,九大产业重点领域。我觉得这整个计划非常接地气。
余建勇认为,泉州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政府与企业密切互动,通过培育示范企业,不仅能对整个行业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还能够更贴近企业实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建勇:一定要从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企业现有的资源还有发展的可能性来选择有效的智能制造的模式。我觉得这个非常关键。比如说我们建了一个自动化的工厂,就像纺织领域,化纤的生产、纺织物的生产和印染物的生产实现自动化工厂之后对整体效果的提升也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就这些模式的提升上,一定根据企业的具体的发展情况来找到最有效的方式,使它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升级。
2016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作为全国3D 打印领域唯一的院士,在我市调研时也表示,愿意与我市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泉州企业的制造水平再上新台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秉恒:泉州如果有需求的话,我们也可以帮助过来,我们进行一个整体的平台的设计,政府可以引导资金,找一些企业家来投资,办一个实体的公司,去运作这个平台,这样哪家企业有产品开发,都可以到这个平台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