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船坞的露天钢板已被炙烤得滚烫发热,船舱内的温度更是在50摄氏度以上。而在位于浙江舟山六横岛的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船坞里,却有一群人身着厚厚的工装,在废钢板上进行着焊接试验,汗水浸透了他们厚厚的工装又被高温烤干,在衣服上留下了白色的汗渍,这群人依旧神情专注地反复调试着电压和电流,不断摸索每块钢板的焊接角度和焊接顺序,只为寻找一个焊接的最佳方案。
这群人中,每次都身先士卒的正是今年43岁的张根连。7年来,在船舶焊接这个“战场”上,这位来自江苏无锡的新舟山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相继取得了挪威DNV 6G、6GR资格证书,美国ABS 6G证书,CCS中国船级社等多项专业资质,其中挪威6GR证书更代表了海工焊工最高水平的认证。也正是凭借着这般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张根连带领着他的团队,以近乎苛刻的高标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在填补舟山中远海工焊接空白的同时,更为全市的海工焊接业创造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张根连与舟山结缘始于2007年。这一年,正准备以高级技工身份申请移民新加坡的他,接到了舟山中远公司的邀请并最终来到了舟山。一到舟山中远公司,他就负责起GM4000海洋钻井平台的焊接工作。“石油钻井平台钢板的焊接有着非常苛刻的标准,GM4000海洋钻井平台应用于北极,需要承受零下40多摄氏度的考验,焊接工作中存在的一点瑕疵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张根连说。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他带领着焊工们反复试验钢板焊接的顺序和坡口角度、深度、间隙等,并全程记录电焊设备的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层间温度等数据,以探求最佳焊接方案,相继解决了该平台的诸多工艺难点,舟山中远也由此填补了海工焊接的空白。
日前,当记者在舟山中远的船坞内见到张根连时,作为公司焊接主管的他正在舱室内反复检查焊接质量和焊工的操作,并给予技术指导和现场示范。即使已经做到了主管级别,张根连还是始终蹲在焊接工地的一线,工友们遇到了难题,他第一时间手把手地示范。
7年来,张根连在舟山海工焊接行业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不仅将自己累积了20多年的电焊经验毫无保留地整理成文、刊印成册在公司内传阅,一旦徒弟们遇到疑难杂症,不管多晚多累,张根连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手把手地指导。7年来,经张根连培训的电焊工已数以千计。
“所有的项目都需要整个团队去完成,而不是我一个人,只有大家的技术都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张根连说。7年来,是舟山给了他更大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他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张根连心里有着一个愿望:“舟山是我的第二个家,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舟山的海工焊接技术成为行业内的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