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位于湘南的衡南县宝盖镇福全村,淅淅沥沥的小雨打湿了衣裳,看着满眼成熟的油菜,王罗方和罗忠诚都露出了欣慰的神情。罗忠诚说,只要雨停,这些油菜就能收割,随即就能插早稻,“没耽误一点时间。”
王罗方是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罗忠诚则是福全村的种粮大户,他俩正在“合作”进行一项“试验”,看能否用全程机械化的手段降低种植油菜的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不影响双季稻的生产这是“稻稻油”模式(即早稻—晚稻—油菜)是否能在湖南推广的关键。
曾有专家测算,在湘北地区,完整地种完一轮“稻稻油”一般需要375天,若在冬闲时节种油菜,极有可能影响到早稻生产。再加上种植过程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相对于“稻稻油”而言,更多的湖南农民选择了种一季油菜加一季水稻,或者是两季都种水稻的模式。
而在湘南地区,王罗方介绍,只要气候正常,一般来说种一轮"稻稻油"在时间上基本可以实现,因此相对来说更关注种植“稻稻油”的性价比。
罗忠诚在去年收完晚稻后种了约300亩油菜,采用了种植三种方法:育苗后人工移栽、人工抛撒直播、机械直播通过播种机一次作业完成浅耕、灭茬、播种、施肥、开沟、覆土等多个环节。
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与人工移栽相比,机械直播的油菜密度大、发枝少、植株低、茎秆小了约一倍。
“油菜机械化收割的三大难题是其易裂荚、植株普遍过高过粗、油菜籽成熟期不一致,而机械直播同时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可见,机械直播为机械收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油菜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
王罗方解释道:“密度大,在油菜生长的后期,可以"荫"死叶子,缩短油菜的生长期,使油菜籽成熟得更快。发枝少、植株低,油菜籽的成熟期就更为一致,再加上茎秆细,更利于机械收割。同时,机械直播以单位面积株数多置换了人工移栽的油菜高、发枝多的特点,目前来看,预计产量基本上不太会受到影响。而人工抛撒的油菜虽然茎秆细,但密度不够,可能产量会有所降低。”
罗忠诚算了一下,在衡南,目前请一个人工的价格为每天150元,四个人工可移栽一亩油菜苗,而机械直播三人一天能播种25亩,再加上柴油和机器磨损费大约25元一亩,效率远远高于人工移栽,成本更是远远低于人工移栽。
王罗方介绍,实际上,他们的这项“试验”正在全省多地铺开湖南省农机局从去年开始,在宁乡、湘乡、衡南、武冈、祁阳、临湘、安乡等七个县市13个点进行试点,并探索“稻稻油”模式下的早熟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在祁阳县茅竹镇肖家村,种粮大户陈智凤去年10月初用播种机种下的200亩油菜也都成熟了,只待收割后种上水稻,“秧早都买好了,县里的合作社集中育的秧,均匀、密度大,很适合机插秧。”他笑着说,自己粗略估算了一下,每亩油菜大概能有700元左右的收入,“用农机种油菜,省时省力,与以往只种双季稻相比,这700多元的收入纯粹是多出来的,明年我会扩大种植面积。”
“我的油菜稍微种得晚了一点,不过也来得及。”湘乡市壶天镇上星桥村的种粮大户周正文去年10月中旬才用播种机种的油菜,与衡南和祁阳一样,他的油菜植株低、密度大、茎秆细,只是油菜籽尚带青色。他说,自己在5月初收完油菜后会马上插上早熟早稻,以免耽误农时。
“在示范区,我们要求"稻稻油"所用的品种全部都是早熟品种,这是该模式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就我们在湘南地区考察的情况而言,"稻稻油"模式成功在望,湘北地区如有困难,可以采取"道道菜"(早稻-晚稻-油菜苔)的模式。”王罗方说,待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测产评估确定后,全省3000多万亩冬闲田“光着膀子晒太阳”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
而在当前种粮比较效益低、务农劳力不足的条件下,“稻稻油”三熟制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若能成功推广,不仅能确保湖南水稻产量,还能充分利用土地、温光和劳动力资源,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产、增效、节本、省工,这对于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