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铜镜的铸造技术在唐代达到高峰,唐代的高浮雕铜镜在拍卖场上最受买家青睐。对于现代人而言,唐代铜镜的铸造过程充满神秘色彩。
扬州是唐代的铸镜中心之一,当时的工匠造镜首先要考虑铜镜材料的配比,他们认为要造出最好的铜镜,必须要“五金”合炼。所谓“五金”,就是黄色的金、白色的银、赤色的铜、黑色的铁、青色的锡或铅,不过“五金”只是象征性的合金,铜镜材料主要是以铜锡铅为主,铁的含量往往在2%以下,银则不足0.5%,金更少得难以检测出来。当时人们讲究“五金”合炼,主要是受五行观念影响。另外,他们在选择铸镜的时间地点时,也把五行因素放在首位。
扬州进贡飞龙在天镜
据资料记载,扬州工匠铸镜选择的时间是五月五日午时,地点是停在江中的船上。他们之所以这样选择时间地点,是因为五月五日午时为火月火日火时,为一年中火最旺的时辰,而江为水,船为木,再加上金属材料属金,铸镜的陶范属土,这样五行就齐全了。当时扬州造的镜子被誉为“黄金百炼镜”,其中的精品多为进贡给皇上的贡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对扬州工匠铸镜过程有真实的描绘,诗中写道:“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衹。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白居易的诗中透露,“扬州长吏”进贡给皇上的铜镜是镜背有“飞龙在天”纹饰的鎏金镜。
天子赐大臣“千秋镜”
在唐代,自唐玄宗开始有众大臣向皇帝献镜和皇帝向大臣赏赐铜镜的惯例。农历八月初五是唐玄宗的生日,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癸亥,唐玄宗在花萼楼举行生日宴,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请求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庆典过后,众臣向唐玄宗献各种精美的铜镜,唐玄宗也将扬州铸造的铜镜赏赐给四品以上的官员,并命名为“千秋镜”。兴高采烈的唐玄宗还作了《“千秋节”赐群臣镜》一诗,诗中写道:“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诗中“更衔长绶带”一句是指唐玄宗赐给群臣的铜镜中有鸾鸟衔绶镜,鸾鸟是一种吉祥鸟,“绶”与“寿”谐音,这种铜镜有祝福幸福长寿的吉祥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