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全球汽车的“世博会”,又是车企的角斗场。 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达23万平米,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家企业参加,成为上海车展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展出,也超出了以往各届的北京车展(微博)。 从上海车展的展出规模与企业的重视程度可以窥探,中国市场的爆棚,全球车企都前所未有地倾注其注意力,就连不被中国市场熟悉的西亚特、纳智捷等也悉数登场。而自主品牌车企,也开始纷纷发布倾注多年心血研发的一些新技术,如比亚迪的Ti+DCT、吉利的魔卡,以应对合资品牌的竞争。 全球首发车有75款在上海车展上发布。奥迪、通用和标致雪铁龙都首次在中国发布全球的新车型。在奥迪展台,“世界第一”的Q3前,人流络绎不绝。 新能源的未来也越走越近。如果说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雷声大雨点小”,而从今年开始,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后复原的车企们,开始真正地抢占先机。更多的厂家展示了他们的新能源技术。 罗兰贝格预计,未来10年,混合动力汽车将在中国逐步普及。春江水暖鸭先知,车企业们对市场的感应则更加强烈。 技术与设计的竞技场 市场是一个大而深奥的竞技场,上海车展则是最直观的、短兵相接的角斗场。 国际品牌仍是车展上的主角。德国战车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仍是全球技术关注的焦点,其次是日系阵营。大众集团携大众汽车、奥迪、斯柯达、西亚特、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七大品牌联袂登场,展台总面积超过8500平米,创上海车展之最。 大众汽车在展出的30辆整车中,90%都配备了先进的TSI发动机和DSG变速箱。沃尔沃则继续推进“零伤亡”和“零排放”的远景目标。 汽车企业尝试在材料、安全环保、汽车电子等领域运用新技术来提升汽车品质,在上海车展的展台上随处可见。技术为王不止是在欧美市场,这些欧美企业也开始把这一规律照搬到中国市场。 宝马带来4款全球首发车型,通用和标致雪铁龙也不甘落后。最前沿的设计放到了新生的全球最大市场里,由此可见领先车企心目中未来全球市场的方向。 这对自主品牌车企是压力也是动力,迎头追赶是唯一的路径。一些车企暗暗发力多年研发的新技术,也初现成效。 涡轮增压搭配双离合汽车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但比亚迪在上海车展宣布已经拥有了该技术。他们在现场发布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全铝合金发动机(1.5Ti)和6速手自一体DCT双离合变速器,比亚迪也成为了国内首家掌握这几项技术的自主品牌。 新能源车的市场化 在上海车展中有86辆新能源车集中亮相。 不止是通用、丰田、大众、福特、本田、上海汽车、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这些大家熟知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企业继续展示新能源技术,一些新的新能源企业也加入其中。如在新能源汽车发布名单上少见的力帆汽车,也在发布首款SUV车型X60的同时,展示了620纯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就是未来,大部分车企都把其当做了好莱坞电影里的“全民超人”,是希望和实力的象征。 久未在媒体前谋面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人物王传福在介绍比亚迪新技术时,用更大的篇幅介绍了双模电动车F3DM及纯电动车e6的最新消息。王传福称,F3DM目前每月接到的订单量超过600辆,但受制于配套电池的产能,每月只能生产100辆。 新能源汽车的量产,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已越来越多地被车企提及,市场似乎已经可以触手可及。长安纯电动车将在今年一季度实现量产,并预计在今年7月份上市;上海汽车、长城等车企都有了新能源汽车的量产计划。 罗兰贝格在发布《汽车产业前瞻2025》调研报告中称,中国正在期待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领跑者。尽管其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还需面临关键技术的掌握、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等障碍,但市场的契机已经打开,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普及在未来10年内便可达成。 由于政策的支持,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可以看出,自主车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动力,甚至高于传统车领域领先数年的国外车企。车企们意识到,几乎在相同起跑线上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机会。 上海车展展出车辆达1100辆,展出19款进口和9款自主品牌共28款概念车。海外车企倾注更多的新技术与新设计,自主车企则发力未来市场,势头昭示着汽车产业的重心东移正在加速。
|